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唐寅×同里红×吴江游礼 “垂虹别意”江南四时酒韵礼盒上新
唐寅×同里红×吴江游礼 “垂虹别意”江南四时酒韵礼盒上新
来源:同里红官网    发布日期:2025-04-29 13:37:23    浏览量:27


垂虹断桥,始建于宋庆历八年,旧时素以“江南第一长桥”名闻遐迩。整座桥环如半月,长若垂虹,横卧碧波,三起三伏,蜿蜒如龙,桥心危亭,翼然而立,被誉为三吴绝景,独步江南。



此桥历经宋元明清,至1967年塌废。后经部分修缮,2019年10月,国务院以“垂虹断桥”之名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垂虹桥的美景引得历代文人墨客驻足,留下诗画别情。明正德三年,三十余位吴门名贤齐聚于此,酒阑饯别。唐寅用手中笔墨复刻了江上送别的景象,祝允明题引首“垂虹别意”四字,将万般离绪化作《垂虹别意图》长卷,流传至今。


《垂虹别意图》 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

祝允明题引首“垂虹别意”四字

垂虹别意图

明·唐寅
柳脆霜前绿,桥垂水上虹。深杯惜离别,明日路西东。
欢笑辜圆月,平安附便风。归家说经历,挑尽短檠红。


《垂虹别意图》上唐寅所作诗词

这幅《垂虹别意图卷》久负盛名。不仅在于此画云集众多名家的诗作、书法、绘画于一身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;还因为它着墨在时人南下送别,止步于垂虹桥的这一习俗之上,用一幅洞察深刻、意境深远的图画,创造了一个集体记忆空间。这场送别成为中国文艺史上的一则千古佳话,桥断情长,此意永久。

除吴门名贤外,苏轼、米芾、陆游、范成大、姜夔等文人也在此留下了不少史实和佳篇锦章。



北宋 米芾行书《吴江垂虹亭诗帖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
夜半月出,置酒垂虹亭上。——苏轼(北宋)

垂虹亭上三更月,拟岘台前清晓雪。——陆游(北宋)
长年剩看垂虹月,肯向鸥前说滞留。——范成大(南宋)
曲终过尽松陵路,回首烟波十四桥。——姜夔(南宋)
长虹引南北,横截太湖流——沈周(明)
多情最是垂虹月,千里悠悠照别离。——文徵明(明)
秋色清寥夕阳远,垂虹卧波游龙宛。——嘉靖皇帝(朱厚熜·明)
垂虹蜿蜒跨长波,画戟牙樯薄暮过。——康熙皇帝(玄烨·清)


“垂虹别意"不仅是江南文人送别的诗意场景,更是一部凝结东方文化基因的精神密码。它以一座桥为容器,承载着中国人对离别、时间、生命本质的独特的东方认知。


元代 赵孟頫《垂虹秋色图》局部 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


唐寅×同里红×吴江游礼“垂虹别意”江南四时酒韵礼盒以垂虹桥的送别意境为蓝本,融入江南四时之特色,将诗酒书画凝练为可品鉴的美学符号。一盒藏尽江南岁华,四盏饮尽别意长情。



垂:垂眸望

“垂”如低垂的柳枝,亦似俯首凝视的眼眸,喻示着欲说还休的凝望。

此酒瓶身取江南之春水碧色,酒体择味甘清爽的苏州烧酒(白酒),倾倒时如春雨落江南,一杯下去,春意唤醒。

虹:美如虹

“虹”为雨后幻影,转瞬即逝却绚烂,暗示相聚的珍贵与短暂。

此酒瓶身取江南盛夏鎏金之色,酒体择清爽柔顺的陈皮黄酒,琥珀酒色宛若浮光跃金。夏意伴随酒韵,一盏入喉。

别:照别离

“别”如利刃剖月,自有离别之意。

此酒取江南秋月之唯美黛紫,酒体择具有苏州代表性的桂花冰酿,饮尽时,好似月色伴随着桂花的香气从杯底升起。

意:知我意

“意”字心音潜于立日之下,喻示即使日后纵隔山水,此心日月昭昭。

此酒取江南冬季之缥色,酒体择冬酿桂花米酒,绵柔似吴侬软语,酒体晶莹剔透,口感清甜淡雅。




垂虹别意·四时江南酒韵礼盒,将文字拆解为情感符号,融江南四季之色与四类酒体之韵于一体,构建起一场别意的味觉诗歌。


当饮者轻旋酒瓶,那些被快节奏稀释的深情,终在慢斟浅酌中重新凝固——原来最深的别意,不在长亭短亭,而在穿过喉间的酒韵中,在心头那座永不坍塌的垂虹桥上。



联系我们
地址: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(同里镇)庞金路1066号
苏州同里红酿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微信扫一扫 了解更多
苏州同里红酿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苏ICP备17062751号-1 技术支持:玩族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