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称“上有天堂、下有苏杭”的苏州在唐朝时的几任“市长”都是鼎鼎有名的诗人。
在苏州刺史任内,白居易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,开凿了一条长七里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,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,叫“七里山塘”,简称“山塘街”。
开凿山塘的初衷是为了方便苏州人去虎丘游玩。故而,当时的山塘街就被称作“武丘寺路”(避皇帝名讳,改“虎”为“武”)。虎丘,苏州人誉其为“吴中第一名胜”。然而没有开凿山塘之前,去虎丘的道路迂回曲折,艰涩难行。沿途河道多有淤塞,常有水涝发生。
七里山塘,伴着七里河水。不仅解除了苏州人出城去虎丘的涉水之苦,也疏浚了沿途的河道,免去苏州很多水涝之灾。苏州百姓对这位造福一方的父母官很是感激。
白居易更喜欢骑马或坐船去苏州西郊天平山,在那里大碗喝酒,喝醉了就住在乡下的祠堂里,他下榻的楼被后人命名为“乐天楼”,而他饮酒赏诗的地方有一泉眼涓涓如流,明澈怡人,被他命名为“白云泉”,并为之赋诗一首:“天平山上白云泉,云本无心水自闲。何必奔冲山下去,更添波浪向人间。”
“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。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,能不忆江南?”白居易有这样的感叹不是没来由的,他与苏杭两地的读书人、普通百姓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其时的白居易已是诗名斐然,一到江南,读书人自然趋之若鹜。他又豪饮,所以“曲水流觞”的雅趣是绝不会少的。据《唐书·补缀》记载,白居易到苏州的第一年秋天,就在天平山下举办“流觞诗会”,一时吴地文人墨客蜂拥而来。众人开怀畅饮,高声诵诗。
在苏州一年多的时间里,白居易游遍苏州的山水名胜,钟爱感叹之余,甚至有些后悔自己曾经有过的偏见了。“云埋虎寺山藏色,月耀娃宫水放光。曾赏钱唐嫌茂苑(苏州),今来未敢苦夸张。”原来,较之杭州,苏州之美有过之而无不及啊。
白居易在苏州兢兢业业地工作了一年半时间。当五十五岁的白居易因病卸任,离开苏州,行舟离去时,苏州百姓垂泪相送,不忍别离。白居易站在船头,望着两岸不舍离去的苏州百姓,写下了《别苏州》。
本文原发于《吴江日报》
原标题为《苏州名人酒趣(二)白居易:山塘筑堤敬民酒》